人生一世,草木一秋,乃是自然的定数,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。按照中医的五行学说,一年分为春、夏、长夏、秋、冬,分别对应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。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”,周而复始,但是“人生一世”可以历经N个春夏秋冬———神龟虽寿,犹有竟时;养怡之福,可得永年。
水为养生之本,春天属木,万物复苏,体内细胞的新陈代谢功能增强,需要的水分相应增多,注意多饮水;秋天属金,天气凉爽,但是空气干燥,新陈代谢相对迟缓,肌肤的汗腺与皮脂腺的活动力较差,也需要补水;冬天虽然属水,出汗甚少,但是人体通过排泄、出汗排尿等失去水分,也要饮些温开水。
夏与长夏分别属于火和土,天气炎热,新陈代谢加快,排汗增多,水分的流失几乎是其他季节的两倍,特别在“三伏”,肌体常处于缺水状态,每天应坚持补充水分3000-3500毫升。大量出汗在失去大量水分的同时也失去较多的盐分,水分难以在细胞内储存,又会随汗排出体外,又带出盐分,结果越喝越渴,应适当喝点淡盐水。
必须提醒,大量出汗时不要立即饮冷水,温差过大让人体难以适应,也有可能使胃肠产生痉挛,引起剧痛(来源“羊城晚报”)